沃保网

首页 > 保险指南 > 个人养老金怎样发挥“远水”作用

个人养老金怎样发挥“远水”作用

2022-07-13 分享到:

  “来吧,长钱!”中国资本市场从未如此热切呼唤类似养老保险资金等长钱的入市。

  因为,中长期资金可平抑短期市场波动,提高市场韧性。2022年以来,受累于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疫情反复等诸多不确定性叠加因素的影响,A股大幅震荡。有关部门近期密集提出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举措。

个人养老金怎样发挥“远水”作用

  证监会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资本市场落实的政策措施。会议提出,“加快投资端改革步伐,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此外,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旨在引入中长期资金和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工作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昭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呼之欲出。无疑,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承接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将成为引入长期资金的重要抓手。

  养老金既是“长钱”,也是“远水”。是的,你没看错,个人养老金制度对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仍是远水,因其尚未落地。但远水也可以解近渴,至少它可以预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探索建立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由三大支柱构成:即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商业保险为补充。其现状则是:第一支柱“一支独大”、第二支柱是“一块短板”、第三支柱为“一棵幼苗”。

  国际经验表明,三大支柱的权重占比均衡为主,第三支柱是增加养老保障供给的有效形式。账户制在税收优惠公平性和操作便利性方面具有优势,堪称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主流模式。某种意义上,规范发展第三支柱也被赋予应对老龄化、破解中国养老保障体系难题的使命。

  2018年5月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中国第三支柱养老正式开启;即延缓缴纳个人税收,以鼓励民众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过,囿于税收优惠力度不足、领取阶段税率较高、最高缴费限额较低,流程复杂,投保意愿不高等因素制约,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整体效果未达预期,可谓“叫好不叫座”。截至2021年年底,该养老保险试点产品保费收入仅为6.3亿元。

  此次个人养老金新政将实行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享受税收激励,但届时税收激励会如何落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效果不理想,有关部门会从中总结经验,引以为戒,确保税收激励效果且落实到个人,从而真正激发个人养老意识,进而深度刺激市场活力吗?尤其在当前情形势下,这可能关乎一个行业的兴衰。

  中国保险业自1982年开始恢复至今,正处于第四波过渡期。专家认为,第四波将是养老年金、健康保险产品发展时期。但其启动时间取决于“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以及出台的时间。

  这些关键政策落地且到位,养老金的远水作用与效应方能见威力,才最有可能解近渴。

  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中,银行、基金、保险和信托公司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与自身业务发展高度契合的保险公司在提供养老服务和保障方面或颇具独特优势。但商业养老保险创新不足。各保险公司存在产品同质化、交易费用和佣金费用高等诸多痛点问题,一时间较难满足投保人对商业养老产品的多层次需求。

  基本设施政策方面,何谓“合格”第三支柱产品也无明确定义。税收政策方面,亟待增加税优力度,简化税延设计,优化实务操作,从而激励民众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投资政策方面,也需疏通经络。例如长周期考核是平衡投资端与负债端的关键机制。这也意味着,掣肘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第三支柱之资产端与负债端亟待利好政策落地。

  顶层设计的出台,让我们看到,各类具相关资质的金融机构正厉兵秣马,旨在迎接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机遇。市场有竞争才有活力,一方面,保险业需自我变革,练好内功,重塑行业形象;另一方面,公平竞争前提下,需营造从产品端到投资端(基础设施),从税收政策、舆论到行业监管的养老金市场健康生态。

  但是,既然个人养老金终于要来了,何不“干脆”些,把横亘眼前且阻碍中国养老破局的堵点逐一打掉?解决制约发展的痛点,则不啻为发挥养老金的“远水”作用——它其实也是一种预期管理。(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在线咨询如有问题,请给我留言,我尽快答复您!

如需及时答复,请联系我:

周莹

北京市 北京  大童保险服务

网站客服热线: 0592-3662001 (周一至周六 8:40-18:00)

加我微信,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08-2024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3619号 大童保险服务 网站管理

31766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马上
提交

扫一扫微信留言

31766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